據解放軍報11月21日報道,我是一名和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同時服役的老兵,在基地工作了38年,曾經擔任過3艘核潛艇的政委,親身經歷和見證了這支部隊一步步成長壯大、走向輝煌。
  當年,建造核潛艇,被列為國家第9項重大工程。因此,就有了“○九”這個特殊的代號。在我們部隊,艇叫“○九”艇,人是“○九”人,錘打出來的是“○九”精神。這種精神,集中體現了聽黨指揮、能打勝仗、英勇頑強、捨生忘死的深刻內涵。
  上世紀60年代末,海軍組建核潛艇接艇隊。從常規潛艇挑選出的36名艇員,大多數只讀過初中,連“核裂變”這個詞都沒聽說過。就是這樣一群官兵,面對核物理、流體力學等30多個專業,面對上萬台設備,勇敢地邁出了水下長征的第一步。當時,學習生活條件非常艱苦,連個像樣的課桌都沒有,十幾個人睡在一個大通鋪上。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,白天一身油、一身汗地鑽艙室、練實操,晚上加班加點學習專業、鑽研理論,最後不僅全部通過考核,還摸索編寫出4部核潛艇訓練教材。這36名官兵,被譽為“36棵青松”,就是以他們為骨幹的第一支艇員隊,把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核潛艇開進了深海大洋。
  核潛艇發展的每一步,都面臨著技術封鎖,每一步追趕跨越,靠的是勇於挑戰、艱苦奮鬥。1988年4月,我核潛艇首次組織極限深潛。大家知道,每下潛10米水深,就增加一個大氣壓,如果核潛艇承受不了深海的巨大壓力,就有可能被海水壓爆。1963年,美國“長尾鯊”號核潛艇深潛試驗,結果艇毀人亡,129人遇難,他們用生命為後來者提供了警示和借鑒。我們核潛艇下潛開始,深度逐漸加大,艙內異常寂靜,甚至能聽到艇員的呼吸。隨著壓力增大,艙內“嘎嘎”作響,一根支撐深度計的角鋼也變了形。突然“砰”的一聲,一股水霧從船舷閥噴射而出。官兵們沉著冷靜,及時處置險情,在艇長的指揮下,精確操作,駕駛潛艇一米一米接近和超過了預定深度。中國核潛艇的深潛紀錄誕生了。這次試驗,既檢驗了核潛艇深海作戰性能,也為後續艇的設計建造獲得了寶貴數據。
 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服役後,急需科技人員。一大批風華正茂的人才,服從組織安排,相繼踏上了這一神聖的領域。基地裝備部總工程師焦增庚,就是他們中的一位傑出代表。這位新中國第一代核反應堆工程專業高才生,參加了核潛艇的研製工作,後來隨部隊整建制轉業到地方,曾主持建設了國內第一個核動力熱工試驗室。為了核潛艇事業,他放棄到中國原子能研究院工作的機會,37歲時,第二次穿上軍裝,在基地一干就是29年,被官兵們譽為核潛艇“保護神”!
  2005年春節前夕,我隨核潛艇戰備遠航。在遠離祖國的大洋深處,在不分晝夜的狹窄艙室,我們收不到親人的祝福,聽不到節日喜慶的鞭炮聲。依據航海日誌推算,迎來了水下除夕夜。大家自己動手包餃子,吃了一頓特殊的年夜飯。當時,我們還在水下寫了一副春聯:舉青春火炬點亮萬家燈火,獻熱血忠誠守護祖國團圓。橫批:深海有我!
  40多年來,“○九”精神像一團火炬,在一茬茬官兵的手中燃燒、傳遞。正是有了這種精神支撐,我們核潛艇官兵才甘願拼搏奮鬥,不懼生死闖關,為黨和人民劈波斬浪、一往無前!  (原標題:我核潛艇為何叫09X:揭秘中國第九項重大工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16erfh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